《給十九歲的我》觀後感

文:徐慧珊 (’90) 圖:劉紹基 ('79 S7)

拍攝歷程

《給十九歲的我》籌款電影首映禮順利於去年12月1日舉行。為時十載的拍攝計劃源於李石玉如校長(’72)的一個念想——在紀錄學校重建的過程的同時,也紀錄一些在2011年入學的中一學生,經歷由羅便臣道舊校舍遷往深水埗臨時校舍,然後重回半山的珍貴時光。拍攝過程一波三折,期間幾位師妹因感到拍攝壓力而萌生去意,計劃差點胎死腹中。拍攝隊伍受到校長及各方好友的鼓勵,最終完成了奇幻旅程般的拍攝過程。

法團校董會議長趙麗霞教授(’74)(中)向張婉婷導演(’68)(右)及黃慧監製(’68)(左)致送由被拍攝者之一的禹星怡(’17)親繪的畫作
張婉婷導演(’68)(左一)及一眾被拍攝的同學,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的舞台上,接受出席嘉賓的熱烈掌聲鼓勵。
發起和見證了這紀錄片誕生的李石玉如校長(左)和關翰章校長(右)

英華中的成長——你我她的影子

片中紀錄了師妹們在中一時對中學生活的憧憬與期盼、升班以及遷到暫借校舍的種種適應和起跌、知道無法如期返回新校舍的失落、升學的抉擇、友伴間的悲喜、青春期與家人從誤解到理解…… 相信都讓各校友看見昔日在英華的自己或是同學的影子。英華特色洋溢於整套紀錄片中,同學個個都純真可愛,對白不單止惹笑,而且引起不少童年回憶與共鳴——「我細個都講過啲咁嘅嘢」! 

筆者看到的,是真實的母校,沒有美化也沒有歌功頌德,切實紀錄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所面對的困難和掙扎,有喜也有悲,有找到目標的,也有重新規劃的。很喜歡一位被拍攝者的結語:「人好像圓規,心要定,腳要走,世界不斷推動你,但不要忘記初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