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策」「展」人生:緣來自英華

李美嫦 (’84)

四十年前談英華──意想不到的迴響

1984年升中六的暑假,我參加了廣州的一個交流營,遇到《廣州中學生週報》的主編。他建議我投稿,讓當時資訊較為匱乏的國內中學生多了解香港的校園生活。於是,我寫了一篇關於在英華五年生活點滴的文章,並在標題旁邊寫上了「香港英華女學校」及自己的名字。

沒想到開學時,校長辦公室竟收到超過一百封來自國內多個省市中學生給我的來信。他們皆表示羨慕我的中學生活,認為英華是一所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並重的學校,更盛讚香港學生充滿愛心與理想。

去年在英華與選修美術的同學分享策展人的苦與樂,談到在多倫多辦展覽時,受到加拿大碼頭工人罷工影響,李小龍雕像被困一個月,展覽延期,許多事情要「執生」。當我展示這張照片時,關校長認出香港駐多倫多經貿辦處長巫菀菁 (’95) (白衣女士),原來為展覽揭幕的她,竟是我的師妹呢!

四十年後再談英華──永遠難忘的初心

整整四十年後,再談英華,實屬有緣。去年,有機會回到母校,與選修美術的同學分享我在海外策劃展覽的苦與樂。關校長覺得我的工作比較另類,建議不妨為《校友會通訊》寫文章分享一下,也可以談談昔日的英華生活。

記得小學時,我的夢想就是升讀英華。這不僅是因為英華學生品學兼優,更是因為聽說創校初期,校方鼓勵有錢人家的女兒與家中傭人的女兒一起寄宿、上學。這份「有教無類」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,尤其是家母正正是一位從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鐘點女傭。儘管由1978年起,香港已經有九年免費教育,我不需要人家贊助上學,但我對升讀英華可謂「此」志不渝!

為雕塑家朱達誠在洛杉磯策劃展覽。他提出希望邀請李小龍女兒李香凝前來剪綵。我唯有「心口掛住個『勇』字」,寫信誠邀她。當年學生會不也是用誠意打動了張學友嗎?

能力植根期

談起母校,特別懷念在學生會的日子。當時我擔任出版部部長,也就是《號角》的總編輯。雖然中六的功課非常繁重,但編輯部的士氣一直很高昂,辦報為上,不能脱期!還記得有幾次我們趕稿到深夜,大清早上學前又要跑到歌賦街的印刷廠(那年代還是使用中文植字,沒有電腦,沒有傳真機)。另外,也難忘學生會曾經邀請當時剛出道、尚未走紅的張學友來學校表演。不得不稱讚當年提出這個建議的學生會幹事,獨具慧眼,並且心中無懼!

大學畢業後,我輾轉加入藝術行業,主要是推廣藝術家作品,讓藝術家全心投入創作。作為藝術顧問及策展人,寫作、組織能力、分析力及團隊精神都是必備的,「執生」能力更是不可或缺。而這些能力原來早在中學時期已經紮根,尤其是透過參與和策劃各類活動時所培養出來。

價值觀培養地

我曾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組評審,這雖然是一份沒有收入的公職,卻有一定的審批權力。每次審批資助申請時,我都秉持公正嚴明、不偏不倚的原則處理,這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、道德觀和價值觀都是在中學時期養成的。中一及中二班主任李潔冰老師是我的楷模和心靈導師。中學時家母患了重病,頓時我的人生也失了方向,李老師給我安慰和鼓勵,穩住了我對生命的熱忱。無限感激、 無盡感恩!

八年前移民加拿大後,我經常協助加拿大的長者樂團籌辦音樂會,並義務為香港藝術家在北美策展。能夠運用自己的行政能力推動文化交流,實在是賞心樂事。母校教我「非以役人,乃役於人」,這就是我的座右銘。

一群活力長者懷抱着「活到老、學到老、追夢到老」的精神到處義務表演。我從協助行政事務開始,到現在也成為團中最「年輕」的樂手,負責電子琴和敲擊。

互勉之

母校新校舍十分寬敞,設備先進,圖書館藏書豐富,球場和舞台配套完善。希望師妹們能在如此優越的環境下學習及參與活動,無論課堂內外,皆善用資源,積極裝備自己。無懼世界如何變遷,只要保持感恩的心,好奇的心,多涉獵不同範疇事物,您會發覺:今天的裝備,就是明天的驚喜。

起初我覺得自己只是個無名小卒(或老卒),不配寫什麼分享文章。然而,細心一想,我身邊許多英華同學都是默默散發淡香的花朵,不耀眼,卻綻放。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,我這次拋磚引玉,就是希望鼓勵更多「無名小卒」分享她們的故事。

身為策展人的我,原來今天自己「展」的人生,早「 策」於英華。

感謝各位前校長和老師,感謝一群「好姐妹 」中學同學,特別感謝關校長給我這次機會分享!